犹记得《少年之名》开播时,张艺兴“你们今年不应该做这个节目,不急这一下”的声音还没有被完全淹没。
另一边,《青春有你2》收官才刚一个月,《青春有你3》(改名为《年少有你》)却风风火火开始招募起了选手,这次又选起了男团。
同时,眼看着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(以下简称《姐姐》)红透了大半个娱乐圈甚至破了圈,又一档“全新节目”《不愧是姐姐》也迅速提上了日程。
在没注意到这是另一个平台的节目时,甚至有不少观众们还以为是《姐姐》的衍生综艺。
这怎么看,好像都有着一点跟风的嫌疑。
为什么这么多年来,一档综艺火了、立马就紧跟着的一堆同质节目出现的现象总是屡屡发生?
01 首创者是先锋,后来者是跟风
综艺的跟风现象,得一直追溯到十余年前。
2005年,《超级女声》火爆全球,一举成了当时国内最为家喻户晓的节目。
之后借着这股势头,各大卫视甚至是央视都接连推出各种选秀节目:《加油!好男儿》《绝对唱响》《梦想中国》《名师高徒》......
不只是音乐类,各式各样的选秀都被迅速安排制作播出。
舞蹈类的《舞林大会》,创业类的《名声大震》,影视类的《爱秀电影》......
甚至连《红楼梦》《又见一帘幽梦》等电视剧的角色都要通过选秀来决定,前者办了个《红楼梦中人》,比如宝钗组的冠亚军分别花落姚迪和白冰;后者弄了个《寻找紫菱》,最终的获胜者为张嘉倪。
而这些选秀节目井喷开始的2006年,一度被称为“选秀年”。
2012年,源自荷兰的“The Voice”被引入国内,打造成为了《中国好声音》,更是将素人音乐选秀推上了一定巅峰,还引起了后续一系列众多的“中国好XX”系列节目。
2013年,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《我是歌手》,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选秀的方向。
不同于以往的素人选拔,《我是歌手》是已出道的实力唱将间的竞技,各位歌手之间碰撞摩擦出的火花尤为耀眼,身经百战的他们呈现出的舞台质量自然更是毋庸置疑。
节目播出后,迅速便有了不俗的热度,第一期便与隔壁《中国好声音》的首播收视率旗鼓相当,均达到了1.477%。
《我是歌手》尝试成功后,各大卫视又急忙将节目的类型瞄准了歌手挑战,《我为歌狂》《全能星战》《中国最强音》等节目又相继制作播出,抢着分一杯羹。
同年,引进于韩国MBC电视《爸爸!我们去哪儿?》的《爸爸去哪儿》,也开辟了一个新的综艺风口。
《爸爸去哪儿》一经播出,便取得了收视与口碑双丰收的好成绩,开启并引领了国内亲子综艺的浪潮——
《星星知我心》《老爸老妈看我的》《宝贝看你的》《爸爸回来了》《妈妈是超人》......
父子、母子、一家人,能想到的组合玩儿了个遍;城里乡下,也去了不少地儿。
当亲子真人秀的热潮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后,广电总局终于在2015年下达了相关规定,要求减少未成年人参与综艺节目。
一年后,广电总局再发通知,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选秀节目,原则上不允许再制作播出明星子女参与的真人秀节目。
严规之下,《爸爸去哪儿6》 换了个平台上线,然而参加同期另一档综艺的戚薇李承铉女儿lucky都长大了,《想想办法吧!爸爸!》却依旧无法播出。
某种程度上,这股“亲子”风潮总算消停了下去。
有了早年的先例,如今国内综艺再次陷入跟风热潮,好像也不足为奇。
不用提《偶像练习生》《创造101》掀起的男女团选秀热潮,其他各类型综艺都再次出现了扎堆情况。
去年夏天,《乐队的夏天》横空出世,小众的乐队题材却成了综艺市场上的一匹黑马,获得了豆瓣高达8.8的评分,也让新裤子、刺猬、盘尼西林等乐队真正走入大众视野,成了各个晚会、节目的抢手嘉宾。
《乐队的夏天》火了没过多久,又有《一起乐队吧》《我们的乐队》火速录制开播,就连最近的《明日之子4》也是将“乐队”与“偶像养成”两个元素融在一起。
其他类型的,比如演技类竞技的《演员的诞生》《演员请就位》《演技派》《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》......
经营体验类的《中餐厅》火了后,2017-2019年期间上线的经营类综艺如《亲爱的客栈》《青春旅社》等至少有14档,平均每个季度就有一档。
旅游类的《花儿与少年》《青春环游记》《青春的花路》......
再比如因为之前《我家那小子》《我家那闺女》不小的热度,韩国独居类综艺《我独自生活》的成功,疫情期间国内甚至前后脚出现了三档生活观察类节目,同时播出。
《让生活好看》《看我的生活》《我要这样生活》这三个名字放在一起,你会认为这是一档节目的3个备选名字,还是会认为是三档不同的节目?
对于这些趋于同质化的节目,小妹做了个简单盘点,不完全统计,或有疏漏↓
02 综艺“跟风”因何兴起?
按照常理,同一市场下的产品竞争,会促使各个对手们来对产品进行创新增加竞争力,很奇怪的是,这一点在综艺行业内却完全变了味——
过往的规律中,往往是出现了一档成功找到新方向的的节目后,各个制作方总是蜂拥而至,照着这个框架这个模式换一张皮,就能推出一档又一档的同质化节目。
人人都知道跟风不是长久之计,但无法否认的是,比起耗心费力地去开创新节目,跟随前人脚步暂时看来这确实是一张安全牌。
湖南广电总台原台长欧阳常林在接受采访时,就曾分析过综艺“跟风”严重的问题。在他看来,这种情况目前是无法避免的。
一个重要的前提是,平台要靠综艺节目来提高市场影响力,还要考虑保障收视率、广告回报等问题——“面对激烈竞争和生存压力,平台被收视绑架,制作机构被平台绑架,几乎成了行业新常态。”
导致的结果就是,“对于电视台而言,原创节目是使命,是社会责任感,但迫于生存压力,不会拿太多的资源去做。”
前浙江卫视节目中心主任周冬梅也表示,“创新最有可能发生在一线平台,但是现在的试错成本太高。”
成本在于,对于综艺制作人和制作公司而言,打造10档节目如果能有两三档较为成功,就已经可喜可贺,其他的投入基本上就算是打了水漂。
至于压力,各大卫视就不用说了,几十个虎视眈眈的对手等着借机上位↓
而承载网综的四大网络平台,仅有芒果TV一家暂时处于盈利状态,大家都承担不了犯错带来的更多亏损。
腾讯视频综艺负责人马珽琨坦言,现在的视频网站,“对于自制的原创节目,花几百万、甚至一两千万,都会觉得压力挺大。”
比较有意思的是,在国内综艺界具有开创意义的《中国好声音》《我是歌手》和《爸爸去哪儿》等节目,也都是由国外已有的成功节目汉化而来。
为什么原创容易出现风险,不好保证收视?
最最直接的问题就是,没有经验,无从学习借鉴,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。
《这!就是灌篮》的制片人易骅就明确表示过这一点,“一个原创方案,执行的过程中因为缺乏成功先例,也没有可以学习和讨论的合作方,所以整个过程会非常艰难和幸苦。”与之相对的是,“在海外曾经被证明过成功的节目模式,提案比较容易获得认可。”
而已经成功的热门综艺本身的火爆,已经证明了方向的正确性,这类题材已经有了一定受众的保障,再去加入自然没有没人看的风险。
不敢冒险,冒不起险,只想着打安全牌,这也就难怪跟风不止。
03 跟风,是对行业的伤害
纵使各平台和制作方有千万种理由,但不可否认的是,“跟风”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综艺同质化,正在对综艺行业产生着无法避免的不良影响。
当整个行业都没有迫切的创新需求时,无疑会成为没有源头的死水。
若担心太过于新的模式风险实在太大,为什么不换个思路呢?
创新的节目模式,不一定非得是所有人从没见过的模式。在相似的类型之下,如何做出不同的节目内核,如何做出精品,也是最重要的一众创新方式。
天娱传媒副总裁马昊就坦言,“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好模式,包括韩国模式,基本都会是脱胎于某些早期的节目模式,然后慢慢延伸、发展出来新类型。”
《中国好声音》一出现便火爆,不就是因为在前面素人音乐竞技节目的基础上,颠覆评委为导师,还找到了自己独特的不看选手相貌的“转椅盲选”。
《见字如面》的导演关正文也表示,“观众只看好节目,而不会按照类型选看节目,《见字如面》不对标其他文化节目,是因为所有节目成功都是自身的成功,而不是类型的胜利。”
而现在的综艺,却陷入了误以为一档节目火了,那就要去模仿他这个模式的错误理念。
表现就是完全没有自己独特的内核,连在前人基础上加以进一步的挖掘改造都做不到,只是单纯的换汤不换药。
这样做的唯一结果就是,对相关题材短时间内过度消耗。
这太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了。
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很早就表示了担忧:“同质化的结果是产品的单一,是受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,同时削弱了综艺节目的收视价值,降低受众的收视热情。”
一次又一次地消费着观众们的热情,那观众们又有什么信心去希望你们可以做出好综艺?
每次的期待,等来的节目却是没诚意的换皮之作,久而久之也自然会失去了对国产综艺的兴趣。
这样到了最后,哪怕再出现再好的创意,如果观众已经连看的兴趣都没有,那还有什么制作播出的必要呢?
正如网友们的气话,“跟风做的综艺节目,大部分没有好下场。”
若综艺行业真的还是一味地跟风不创新,那一堆又一堆的节目扑街,属实活该